廣州市大佛寺住持耀智法師頌偈讚歎:

廣州市大佛寺住持耀智法師頌偈讚歎:
《篳路襤褸啟山林,願廣行深創伽藍。四大名山從地起,萬世功德展今朝。》— 中國廣州市大佛寺住持耀智法師頌偈讚歎加國佛教湛山精舍興建四大名山因缘殊勝

***【加國五台山仿唐大雄寶殿奠基大典】*** 。。。…^ 按图登上录影网站收听 ^。。。

加國佛教歷史的新頁 — 弘揚中蕐文化的里程牌

加國佛教歷史的新頁 — 弘揚中蕐文化的里程牌

2011528日,佔地550英畝的8加國五台山仿唐大雄寶殿奠基大典7在距多倫多100公里的Peterbough舉行。加國五台山項目不僅弘揚佛教慈精神,更重要的是傳播悠久的中華文化

加拿大佛教四大名山由湛山精舍開山長老性空上人、樂渡上人和誠祥上人率領僧俗四眾弟子共同發心籌建,以期將四大菩薩的悲智行願精神與中國的傳統文化傳播到北美發揚光大

大雄寶殿完工後將是一座兼具宗教、文化、藝術、教育、慈善以及旅游等多功能的文化園區,也是北美佛教的新地標

達義法師希望大家繼續發心捐助,以期加國五台山仿唐大雄寶殿早日完工。~ 收听录影@8LINK7(tsctv)

《文殊師利菩薩》應化身

文殊菩薩于此参阅资源


文殊師利是梵語「Man~jusri」的音譯,簡稱文殊,意譯為「妙德」或「妙吉祥」,因為他出生時家中出現了許多瑞相,故以此而得名。

  文殊是舍衛國婆羅門梵德長者之子,他的相貌莊嚴,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他是智慧的化身,隨佛出家後,自然而然地便成為眾佛弟子中的上首,在菩薩眾中也堪稱為第一大士,其被視為如來法王之子,故又有「法王子」的尊稱。

  在大乘佛教裡,文殊常與普賢菩薩侍佛左右。文殊在左,代表智、慧、證;普賢侍右,代表理、定、行,二者共詮如來理智、定慧、行證的完備圓滿,而三者則共稱為「華嚴三聖」。

  一般常見的文殊菩薩相多為頭頂五髻的童子形貌,表示如來五智久已成就,但以本願因緣故,示作童真法王子形貌。此外,菩薩右手執持金剛寶劍,表示以智慧劍斷除一切無明煩惱,左手端握青色蓮花,花中安放《般若經》一部,表示不染諸法三昧,以心無所住故,即見實相。菩薩亦常以獅子為座騎,獅子表示智慧之力威猛無比;或以蓮花為台座,表示清淨無垢染;或乘金色孔雀,比喻飛揚自在。

  在中國,佛寺道場中的僧堂或戒壇,偶爾可以看到現出家僧貌的文殊相,僧形文殊主要是以弟子的身分,協助佛陀推行教化。


·三世覺母


  文殊菩薩雖現菩薩身,實則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當中皆已成佛,如過去世號為「龍種上尊王如來」,現在世則為「歡喜藏摩尼寶積佛」,未來世則號「普現佛」,以是之故文殊又被稱作「三世覺母」。

  在許多經典中,都推崇文殊為諸佛之師、諸佛之母,不僅因其智慧超群,更因其悲願深廣。文殊曾發誓言:「諸佛之中,若有一位,從初發心以至圓成佛道,非文殊之所勸發,文殊則不成佛。」由此可見其度眾悲願之廣大。

  在《佛說放缽經》中,釋迦牟尼佛亦曾說言:「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師利之恩也。過去無央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在《處胎經》中文殊也說:「昔為能仁師,今為佛弟子,二尊不並化,故我為菩薩。」在過去世,文殊曾為釋迦牟尼佛的老師,但是因為一個世界只能有一位法王教化,所以在此娑婆世界文殊只好權居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之位。


·智慧冠群品


  世尊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舉凡大乘法會文殊幾乎都參與其中,協助佛陀宣揚大乘教理。從經典中的記載,在在顯露出文殊菩薩的絕妙睿智與靈巧說機。

  例如在《華嚴經》中,善財童子就是受到文殊的菩薩的鼓勵,立志學習大乘佛教的普賢行,因而南行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而在《妙法蓮華經》中,當佛眉間放白毫相光時,唯有文殊菩薩知佛深意,即請佛陀宣揚法音,倡導圓乘佛性,奠定佛教大乘思想的基礎。而在《維摩詰經》中,維摩詰生病,佛陀座下諸大弟子及大菩薩都不敢去探病,因為他們都曾經被維摩詰訶斥過,最後只有文殊當仁不讓,率領眾人前去,並和維摩詰暢論不二法門之理。

  除此之外,佛陀時代的許多小乘行者,也是得力於文殊的協助教化而回小向大。例如靈山會上五百比丘,在證得宿命通後,因為見到自己過去所造的種種重罪,而心生憂悔,不能更進一步了解無生法忍的道理。文殊為了教化眾人,於是手拿利劍逼向佛陀,佛陀即藉機開示:「一切法如幻如化,無我無人,為誰殺而受殃?」眾人聞法,當下悟知宿罪皆如幻化,也因此而體證無生法忍。


·現身五台山


  據《寶藏陀羅尼經》的記載,世尊曾告訴金剛密跡主:「我滅度以後,在南瞻部洲的東北方,有個國家名叫震旦,國中有座五頂山,文殊童子會在山中遊化,為諸眾生大說法要。」

  我國山西五台山,即是經中所謂的五頂山,亦即文殊菩薩應化現身的道場。傳說東漢明帝時,從西天來的摩騰、竺法蘭二位聖者,曾以天眼看到文殊菩薩住於此山。自古以來,五台山便是十方僧俗朝聖的地方,亦曾發生許多關於文殊菩薩現身的公案。

  南北朝時,文殊菩薩曾化身貧女,帶著二位童子侍者及其座下獅子化身的狗,去參加五台山一年一度的無遮齋會。貧女最初只拿到三份齋糧,吃完之後又去幫狗要了一份,最後還說肚子裡的小孩也該有一份。貧女不斷地索討食物,引起了分發齋糧信眾的不悅,不但面露惡色而且出言不遜。

  為了啟示大眾平等施食的真義,貧女便踴身空中,化現文殊菩薩形像,並說偈言:「眾生學平等,心隨萬境波,百骸具捨棄,其如愛憎何?」只有從內心真正地恭敬供養每位眾生,才是真正的平等。之後,菩薩更留下髮舍利,讓眾生起塔供養,這座塔現在仍留存在五台山大塔院寺的東邊,作為菩薩教化眾生的功德見證。


·化身寒山大士


  唐朝時的寒山子,他獨居在五台山的一個寒巖幽窟當中,平常則和附近國清寺的豐干、拾得為伍。寒山的行逕極為怪誕,幾近於顛狂,他的衣著破舊不堪,臉色蒼白憔悴,每次來到國清寺,不是在廊下徐步慢走,就是對著天空大吼大叫。吟詩唱偈似乎是他最大的樂趣,他的詩偈也都深具意涵。

  有一次台州刺史閭丘胤身患重疾,群醫束手無策,幸蒙國清寺豐干禪師相救才得以痊癒。之後,豐干更要刺史到國清寺去禮拜文殊、普賢,並告誡刺史:「慎勿以貌取人,文殊、普賢兩位菩薩應化在世,然其外表不修邊幅、狂放不羈。您若是執著於外相,定會錯失良機。」

  刺史到了國清寺,看到寒山、拾得就跪地頂禮、口稱菩薩,兩人卻相視大笑,直呼:「豐干饒舌!豐干饒舌!彌陀不識,禮我何為?」然後就快步跑向後山的巖洞中,一瞬間就躲入巖壁中不見了蹤影,只有在巖洞附近的樹林間,還留有寒山、拾得所提的許多詩偈。刺史於是命人抄錄了三百多首,題為《寒山詩》。自此世人方知寒山為文殊菩薩之化身,而拾得與豐干則分別為普賢菩薩與彌陀佛的化身。


·化身杜順和尚


  唐朝杜順和尚,是為華嚴宗的初祖,他的神異事蹟很多。例如有一次他在慶州行化時,有位齋主請僧並設齋供眾。當天齋主準備了三百人份的齋糧,但近午時卻來了五百人,齋主正為齋糧不足而憂心,杜順和尚即時開示:「但心平等,無有不辦。」最後,不但齋食足備,而且五百人皆化為羅漢騰空而去。

  此外,杜順曾帶弟子到驪山住茅蓬,當要種菜時,弟子發現地多蟲蟻,無法耕種。於是杜順便劃界灑淨,只見蟲蟻紛紛遷徒他去,眾人因此得以耕墾無礙。有一次,他將鞋子放在城門邊的路口上,三天三夜鞋子都沒有被人拿走,村人皆認為不可思議,杜順於是告訴眾人:「我從無始劫來,不曾盜取他人一文錢,以是之故,別人也不會盜取我的東西。」

  杜順和尚有位弟子侍奉和尚三十幾年,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到五台山去朝禮文殊菩薩。有一天,弟子向和尚辭行,決定前往五台山去禮拜菩薩。和尚再三留他不得,只能在臨行前教示弟子:「遊子漫波波,臺山禮土坡,文殊祇這是,何處覓彌陀?」

  弟子到了五台山,至誠懇切地朝山禮拜。突然之間,眼前出現一位老者問弟子說:「你是從什麼地方來的?來做什麼?」弟子答道:「我從終南山來,來禮拜文殊菩薩。」沒想到老人卻說:「文殊不在這裡,終南山的杜順和尚即是文殊的化身。」弟子驚訝地叫道:「我事奉和尚三十多年了,從來不知道這件事情。」老人即說:「有眼不識本性!你趕快回去吧,如果今夜能趕回去,還有機會見到文殊;如果隔了一夜,恐怕就見不到面了。」

  弟子聽了老人的話,趕忙地收拾行囊,盡其所能地趕路。然而到家時仍然晚了一步,和尚已在前一夜圓寂了。從弟子口中,世人方知杜順和尚乃是文殊的化身。

歡迎您來参訪! Welcome and Thanks Visitor


增長智慧的《文殊菩薩》心咒语

五台古刹


參訪五台山古刹》(Slideshow)

佛光寺 — 聖嚴法師著

佛光寺
  
  我們從南禪寺下山,經過五臺縣城,在該城招待所過午,遇到了當地建設局長白先生,以及五臺縣佛教協會秘書長禧鉅法師,他們正在縣城出席政協會議。這位六十九歲的法師,既是五臺縣政協的委員,也是該縣人大的代表。陪我們午餐之後,就給我們介紹了佛光寺的文物管理主管人員,也是山西省古建築保護研究所的所長柴澤俊,帶同我們向縣城外東北方三十二公里處的佛光寺出發。
  
  五臺山是因為有東、西、南、北、中五個山峯而得名。五峯之內名臺內,五峯之外稱臺外。佛光寺位於南臺外圍的山中,依據《清涼山誌》的記載說︰佛光寺屬於南臺外的九寺之一,初建於北魏孝文帝(西元四七一四九九年),因帝見佛光之瑞,故名佛光寺。在隋唐時期,該寺名稱屢見於文獻記載,例如敦煌第六十一窟的五代壁畫「五臺山圖」就有佛光寺的圖形。據說古代佛光寺的面積很大,鄉間有「上馬關山門」的傳說。該寺依山而建,東、南、北三峯環抱,氣勢雄偉。
  
  追溯佛光寺的歷史,是在北魏孝文帝復興佛教之際,曾經於山西大同雲崗開鑿石窟,又在五臺山興建大孚靈鷲寺,即今之顯通寺,同時也興建了佛光寺。當時該寺曾建有九間三層高達三十二米的彌勒閣,如今已不復見。到了金熙宗天會十五年(西元一一三七年),在大殿的北前側,重建了一座文殊殿,就是該寺重建後規模最大的一次營建工程。元、明、清各代,都進行過修葺和裝繪,清代還增修和改建了伽藍殿及香風花雨樓等建築
 到了清朝末期,佛光寺由於無人照顧,任其遭受自然和人為的破壞,只剩滿目荒涼,一片衰敗景象。到了民國二十六年(西元一九三七年),由梁啟超的哲嗣名建築學家梁思成等人,做了一次深入的調查研究,確定了佛光寺的修建年代和歷史藝術的價值。現在的該寺,當然仍沒有佛教的氣息和宗教的活動。山西省文物局是它的管理單位,又跟山西省古建築保護研究所有密切的關係。
  
  古代佛光寺的面積很大,在其鼎盛時期,聲名遠揚,乃至影響及於日本。在唐武宗(西元八四一八四六年)會昌法難之時,佛光寺除了一座磚質祖師塔外,全部建築都已被毀。唐宣宗大中十一年(西元八五七年)在舊基上重建大殿,那就是現存該寺依山而築的正殿,又名東大殿,距今已有一千一百三十四年。可見它初建的歷史,應該稍晚於南禪寺。歷經宋、元、明、清各代,雖多次修理裝飾,但仍保持了基本的原貌。
  
  佛光寺的東大殿,坐東朝西,殿前依高起的地勢,用石片壘砌著十多米高的基座,其上再築九十厘米高的臺基。殿身面寬七間,單檐五脊頂,坡度緩和,兩邊飾以高大的雞吻,屋簷挑出約四米,以便將雨水吐得較遠。因出檐過長,為了避免影響採光,又將出檐做得略向上翹,並使用碩大的斗拱。斗拱高度,為柱高的二分之一,這在後代是罕見的。大殿外表樸素,用朱紅塗刷,不施彩繪。大殿中五間,前牆無牆而裝以厚實的落地板門,門的兩邊則裝以當時流行的直欞窗。給人一種穩健廣闊、古樸渾厚的美感

    東大殿以檐柱和內柱各一周,承托著殿頂的屋樑。柱子圓形,柱身平直,柱頭設置肥碩雄健的斗拱,承托著深遠翼出的屋簷。內柱柱礎素平無飾,前檐柱礎則雕滿寶裝蓮瓣。殿內上部裝小方格天花板,將樑架隔為明栿和草栿兩部分。天花板以下為明栿,就是露明的樑架。樑下有許多唐代的題字,列舉建殿時,當地官吏和施主的姓名。草栿部分,因有天花板遮擋,故製作粗糙,用材略大,把漢唐時期木結構建築的特有形制都保存了下來。
  
  東大殿前,立有鐫於唐宣宗大中十一年的石經幢。幢身平面八角形,通高二點八四米。下部為須彌式基座,束腰部分鏤刻券門,並雕有石獅及蓮瓣,幢身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經文末尾所鐫「女弟子佛殿主寧公遇,大中十一年十月建造」字樣。是這一座唐代大殿修建年代的有力證據。現在東大殿內,佛壇南端天王像旁邊,還有一尊貴族服裝的信女像,就是那位建築佛殿的女施主寧公遇。
  
  這座大殿之所以能夠歷經千年,而保存至今的重要原因。據研究它的學者們說,是由於佛光寺在五臺之外,比起其他寺院,遊客稀少,香火冷落,民間知名度不高,布施的來源微薄,大修大建的能力不足,因此變動不大,卻為中國早期木構建築,保存了重要實例。
  
  東大殿內,用青磚壘砌著寬五間深一間的大佛壇。壇上陳列著佛、菩薩、弟子、金剛、供養菩薩等三十五尊塑像。正中主像是釋迦牟尼佛,右肩袒露,一手置於膝上,一手捧鉢放在腹前。左右有阿難、迦葉兩尊者,及兩菩薩侍立,前面有跪坐在蓮花之上、手捧果品的供養菩薩。釋迦左邊的彌勒佛,兩足垂放於蓮花之上。右邊的阿彌陀佛,趺坐在六角須彌座上。這兩尊佛像前,都有脇侍菩薩及供養菩薩等。三尊佛的口唇端正,眉毛彎曲,面頰豐潤;脇侍菩薩肌膚豐滿,體態健美;供養菩薩恭順虔誠,姿勢自然。三佛左邊是普賢菩薩,右邊是文殊菩薩。在佛壇的兩個前角,各立一尊高約四點一米的護法天王,兩像遙立對峙,甲胄持劍,瞋目怒視,威嚴雄勁。這些塑像比例適度,塑法簡練,雖經歷代重妝,原塑淳古的色澤已被豔麗的色彩所覆蓋,但形體輪廓、姿態、服飾及面部神情等,都仍不失唐代雕塑的特徵。
  
  佛殿的南進間窗臺下還有一尊願誠和尚像。他是唐大中年間(西元八四七八五九年)重建佛光寺的主持人。殿內兩側牆壁及後檐的牆下,還有二百多尊的羅漢塑像。這是明朝宣宗宣德五年(西元一四三年)的作品。
  
  東大殿內還有保存了三十平方米,唐代和其他朝代的壁畫。其中一幅畫面構圖分為三組,中間一組以佛為中心,七菩薩脇侍。左右兩組以菩薩為中心,旁邊又各有天王及飛天等陪伴。這幅壁畫,畫法勁秀,筆力流暢,與甘肅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畫極為相似,另一幅繪於宋朝徽宗宣和四年(西元一一二二年)的也頗具特色,畫作七個圓光,每個圓光裡畫著十尊佛像,光圈下的長方形框內寫有各佛佛號,最左格的題字是︰「佛光莊信佛弟子劉太知……宣和四年三月初……。」
  
  從以上的資料介紹可以知道,佛光寺東大殿建築的年代,和它的功德主以及工程的主持人了。還有當時佛教信仰的情況,已綜合著大乘佛教的顯密二流,那是中國佛教已進入圓熟時期以後的特徵

       佛光寺另一重要的古代建築,是在大殿前北側,也是山門內庭院的北側,坐北向南的文殊殿。這座金代的建築物,雖是寺內的配殿,但其規模卻與東大殿相等。文殊殿面寬七間,進深四間,八架椽,單檐懸山式屋頂。此殿在建築結構上,最大的特徵是殿內的柱子僅用四根。而東大殿卻用了內柱十二根。由於內柱很少,承載和傳遞殿頂負荷的樑架結構也隨之有所變化。這一建築在科學上的發展和創造,於中國古建築中是一個特殊的例子。
  
  殿內使用了長跨三間的巨大木材,構成類似近代「人字柁架」式的復樑。這也是中國現存古代木構建築中的孤例。
  
  文殊殿內設有佛龕,龕臺上有六尊近代的塑像。正中是坐於獅背的文殊菩薩,兩側有脇侍菩薩,另有供養人、獅奴、童子像。殿內兩山牆和背面牆的下部,有明代宣宗宣德五年繪製的五百羅漢圖,但實際上不足三百羅漢。

   從佛光寺的平面圖看,雖然也有中軸線,但是從進門的韋馱殿到東大殿之間,沒有其他的殿,只有兩旁配殿。北側從外向內依次是文殊殿、香風花雨樓、萬善堂;南側則為伽藍殿、關帝廟、祖師塔。現有的其他建築均非殿堂。看來似乎只有一個大四合院,布置不是非常規律整齊


火宅清涼聖嚴法師著
這本中國古建築考察書籍,自出版以來,即被建築界稱讚不已,甚至譽為「可當建築系教材的好書」: 
大陸上唐及遼金的古寺、明清時代的佛寺建築、房山石經的工程鉅構、藏傳佛教的名剎古寺、雲岡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石……,在作者筆下一一展現其風華,更記錄了當地的風土民情,留下完整的旅行見聞、正確的歷史資料。

本書命名為《火宅清涼》,乃係採用第三十一節的題名,因為我在五台山發現建於「清涼聖境」的古道場,屢遭摧殘,歷盡滄桑,所以感慨地寫下了兩句話以激勵自己:「凡夫以煩惱製造了苦樂無常的三界火宅,聖者以慈悲建設了廣度眾生的清涼世界。」又說:「那些在此火宅之中建設清涼世界的大德高僧,一定已經知道,將來會有因緣,把他們所建的寺院摧毀破壞,但他們還是努力的建設。」

--聖嚴法師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